|
| 市教育局:實干擔當強作風 凝心聚力惠民生 |
| 2025/11/11 17:30:48 來源:市教育局 打印本頁 |
|
|
今年以來,市教育局以作風建設為總抓手,錨定“辦人民滿意教育”目標,將務實擔當、為民服務的作風貫穿教育工作各環節,在民生實事推進、師資隊伍建設、校園安全守護、教育公平落地等方面持續發力,交出了一份有溫度、有力度的教育答卷。
一、錨定民生關切,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民生實事是檢驗作風的“試金石”,市教育局堅持“群眾期盼什么,我們就干什么”,把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一是推進學校建設攻堅省市民生實事。緊扣省市民生實事項目,高位謀劃、系統推進學校建設與設施完善:贛榆城南高級中學新建學生宿舍樓順利竣工,東海縣第二中學宿舍及食堂裝修有序推進;對13所市民生實事中小學校建設分類攻堅。高質量完成省定4785間中小學教室空調安裝任務,主動延伸服務,同步推進新建教學樓空調配備,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精準幫扶困難學生。針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進行精準施策,上半年累計發放各類助學金4604.875萬元、高中免學費599.6萬元,惠及61029名貧困生;聯合市慈善總會開展“連慈助學 筑夢未來”項目,發放勵志獎學金20萬元,為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學生送去500份學習用具,遴選400名品學兼優的困難學生參與暑期研學。三是優化校服服務。在校服管理上,創新推行“碼上辦”服務,39家校服企業開通售后微信二維碼,9家企業設立25個線下門店,家長掃碼即可提交增補、調換需求,實現“即時即辦”,切實解決家長后顧之憂。
二、建強師資梯隊,以人才賦能教育提質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市教育局圍繞“強隊伍、提能力”,以作風創新破解師資建設痛點。一是推動教師管理數字化轉型。優化“連云港市教師大數據平臺”,通過大數據對教師進行精準“畫像”,實現師德考核、繼續教育、資格注冊、“名特優”教師年度履職考核等業務“線上辦、一次辦”。11所學校獲批“國家級人工智能課程規模化應用試點校”,組建50所人工智能賦能教育聯盟校,開展AI賦能課堂研討,推動區域協同發展。二是分層培育師資人才隊伍。組織正高級教師、特級教師申報省“蘇教名家”,2人獲得通過;擇優推薦19人申報省“教學名師”;10名教師入選省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灌南縣1名教師入選全國縣域普通高中頭雁教師崗位計劃。完成14所中職學校800余名“雙師型”教師的認定,為職業教育注入新動能。三是出臺政策凝聚教師向心力。牽頭制定《尊師惠師十條措施》,構建“引才、培養、管理、待遇、減負、榮譽”全鏈條框架,明確責任部門與時限,讓“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人人盡展其才”的氛圍愈發濃厚。
三、守牢安全底線,用責任筑牢校園屏障
校園安全無小事,市教育局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用“嚴”的作風守住安全紅線。一是構建防溺水聯防聯控機制。印發《預防中小學生溺水專項行動方案》,明確14個部門聯防聯控責任,構建“黨委領導、部門協作、家校聯動”的“六有”機制。贛榆區、連云區等4地已組織1萬余名學生參與游泳技能培訓,不斷深化“教育+防護+監督”模式。二是強化校園安全建設。從嚴推進“三防”建設:中小學、幼兒園保安員配備率、封閉化管理等“4個100%”達標,防沖撞設施、阻車器材配備率100%,每所中小學組建不少于2組“最小應急單元”,并在師專二附小開展“應急疏散+防暴力沖擊”示范演練,提升應急處置能力。三是嚴把校園食品安全關。推動全市585所學校食堂全部自主經營,回歸公益屬性;64所校外配餐學校以縣域為單位集中招標,首創“家長現場打分+專家封閉評審”模式,實現膳食監督家長委員會全覆蓋,10659名家長參與監督,守護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四、深化改革創新,讓教育公平惠及萬家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石,市教育局通過改革創新,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更多孩子。一是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啟動“精準滴灌・潤心護苗”專項行動,聯合衛健、團委開展醫教協同宣教活動,心理健康開學“第一課”線上播放量超70萬次;完成236名教師心理健康轉崗培訓,開通職稱評審“綠色通道”,1.5萬名班主任參與心理健康資格認證培訓,600余所學校參與“港城心理健康月”活動,用“心”守護學生成長。二是優化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推進蒼梧小學教育集團、新海初級中學教育集團發展,將鳳凰學校納入集團化辦學;義務教育招生實現“免注冊、免密碼登錄”,4種線上報名途徑便捷高效,累計14.3萬人次登錄預報名系統;學前教育省、市優質資源覆蓋率達96.82%,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覆蓋率達91.29%,連云區成功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三是推動職教高教提質發展。支持江蘇海洋大學水產等3個學科博士學位點建設和連云港師范學院本科建設,推動市政府與南京醫科大學深度合作;深化產教融合,發揮政、行、企、校作用,培育建設第二批12個市域產教聯合體;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培育更多人才。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下一步,市教育局將繼續以嚴實作風破解教育發展難題,以務實舉措回應群眾期盼,不斷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讓教育公平的陽光照亮每個孩子的成長之路。
|
|
站內鏈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