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人社局加強績效運行監控精準指引工傷預防“連云港模式”落地見效 |
| 2025/9/25 19:12:24 來源:市人社局 祝雷 打印本頁 |
|
|
依托“全國工傷預防重點聯系城市”和“全國危化品企業工傷預防能力提升培訓工程重點聯系點”優勢,我市先后投入1600萬元專項資金開展工傷預防工作。市人社局高度通過工傷預防資金績效運行監控,確保資金精準用于工傷預防宣傳、培訓、評估、獎勵,推動我市工傷預防工作成功打造為全國示范的“連云港模式”,相關工作經驗獲人社部推廣。
一是加強流向監控,確保資金精準投入石化產業。兩年內對全市51家危化品企業、30家重大危險源企業的管理及技術負責人進行工傷預防培訓,累計覆蓋4000人次,同步推動“創建工傷預防示范企業、部門、班組”活動,嚴格把控培訓資金流向與效果,確保資金用于師資聘請、場地租賃、教材編寫等關鍵環節,有效提升危化品行業整體預防水平。
二是加強對象監控,確保資金精準投入目標企業。針對企業事故高發現狀,指導培訓機構按企業實際“量身定制”方案,對事故高發企業開展上門“訂單式”培訓,累計培訓3147人次。建立安全激勵機制,對實施效果好、工傷事故率有效降低的企業給予通報表揚、下浮工傷保險費率等獎勵。全程跟蹤資金使用,確保精準投入到企業個性化需求,例如,特定環節安全操作培訓、設備改造等,既精準提升工傷預防能力,又有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三是加強內容監控,確保資金精準投入高危崗位。根據工傷事故總量、發生率和傷殘等級等指標,借助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及高危崗位精準“畫像”,包括發放職業健康安全問卷5295份,編制風險評估報告50份,排查隱患933個,培訓風險崗位員工5000余人。依托產業園區建立工傷預防VR體驗中心,引入19種事故場景開展互動教學。
工傷預防“連云港模式”成功落地,推動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增長18.8%,工傷事故發生率降低28.6%。在保障職工安全方面,降低了職工工傷事故風險,維護了職工生命健康權益;在促進企業安全生產方面,提升了企業工傷預防意識與能力,有效減少了因工傷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與生產停滯,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通過工傷預防專項資金績效監控管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贏”,極大提高了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為全國工傷預防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提供了優質范例。
|
|
站內鏈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