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黨建引領聚合力,科技賦能促振興 |
| 2025/8/29 17:29:41 來源:市農科院 打印本頁 |
|
|
近年來,市農科院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將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與科技服務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聚焦“科技興農”核心目標,從科技創新、農業需求、企業合作三大維度發力,為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用科技力量奏響鄉村振興“奮進曲”。
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筑牢科技服務根基
市農科院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以黨建引領科研團隊建設,組建“科技興農先鋒崗”“科技攻關突擊隊”,圍繞糧食安全、特色作物培育、高效栽培等關鍵領域開展科技攻關。今年以來共立項科研項目38項,爭取合同經費74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5.7%;選育植物新品種17個,申請與授權植物新品種權12項,獲省級主導品種1個、市級主導品種11個、市級主推技術8項;申請/授權植物新品種權保護12項,發表論文19篇,申請發明專利9項,獲得軟件著作權2項。
以農業需求為導向,構建科技服務體系
市農科院各基層黨支部深入開展“黨建 + 田間調研”活動,通過“蹲點指導 + 線上答疑”結合的方式,構建起“精準對接、全程覆蓋”的科技服務體系。今年以來共對接了12個鄉鎮、22個新型經營主體,建立了20個示范基地,開展農業技術指導、培訓和觀摩52場,服務3000余人次,其中培育高素質農民525人次。示范推廣連粳22、連麥15、連蔥22等高產優質新品種17個,應用“百合+絲瓜”“郁金香+花生”“水稻質產效協同提升技術”等新技術新模式10項。市農科院“東海桃林工作站”獲評全省2024年度亞夫科技服務優秀工作站。
以企業合作為紐帶,打造科技服務典范
市農科院堅持“黨建搭臺、院企聯動”,構建了“科研單位+推廣機構+企業+基地+農民經紀人+農戶”運作機制,以企業為紐帶積極開展“四聯四促”助發展活動,打造“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服務典范。今年以來共與 20余家農業企業簽訂“黨建共建 + 科技合作”協議,組建“黨員技術服務團”入駐企業,針對企業生產痛點開展技術攻關,推動了8個農作物新品種實現成果轉化應用。例如,與國家重點龍頭企業江蘇省大華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雜交水稻新品種培育合作協議,構建長江中下游、黃淮稻區雜交稻“育繁推服”一體化產業鏈;與江蘇省云臺農場有限公司結對共建“現代農業協同創新示范基地”,探索“科研+企業+基地+農戶”融合發展新模式;與江蘇九州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簽訂西雙湖景區百合島技術服務協議,促進了東海西雙湖區域特色農旅發展;與贛榆蘇班牧業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的“玉米-羊-肥-田”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項目,帶動企業和農戶每畝節本增效均在300元以上,真正實現“科技賦能企業、企業帶動農戶”的共贏格局,該項目被鎮政府作為富民興村重點項目大力推廣。
下一步,市農科院將持續深化黨建與科技融合,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對標對表“四個著力點”重要指示,聚焦農業現代化發展需求,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優化服務模式、拓展合作領域,以更強的科技力量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為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農科智慧”。
|
|
站內鏈接: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