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合力 強服務 提效能 “四聯四促”賦能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
2025/2/24 17:55:20 來源: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打印本頁 |
|
|
2024年,市工信局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聚焦“服務園區、培育產業、賦能企業”主責主業主動作為,把“四聯四促”活動作為穩增長、擴投資、優服務、促發展的重要抓手,有力促進全市工業經濟平穩增長。
一、打造聯促“新高地”,延伸惠企聯心的工信觸角。一是踩實聯促活動“著力點”。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主線,把“四聯四促”活動納入全年黨建工作要點,細致排選12個活動服務聯系點,及時優化調整領導掛鉤責任機制,每月通報活動進展情況,定期召開聯促活動問題交辦協調會,推動活動有序開展、問題快速解決。二是構建政企服務“連接線”。強化黨組-支部-處室-黨員上下聯動,局黨組發揮“領”的功能,突出把方向、建機制、解難題;支部聯系園區發揮“攏”的作用,機關6個支部對接海州開發區、灌云臨港產業園等6個工業園區,緊盯14個重點項目攻堅克難;處室聯系產業發揮“統”的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消費品工業處等職能處室,成立黨員專班,分析撰寫《我市未來產業研究及重點方向》以及高性能纖維材料、船舶產業、安防產業等行業分析報告,獲得市政府主要領導批示并轉發縣區;黨員聯系企業發揮“服”的作用,81名在職黨員常態化開展問需求、問意見、問計策和送政策、送服務、送溫暖活動。三是拓寬政策惠企“覆蓋面”。組織看現場、聽意見、建群組,積極開展“敲門行動”,召開銀企對接會、政策宣貫會14場,將助企惠企政策送到企業當中。對接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等高校院所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為活動送上及時雨、增添源動力。
二、提升聯促“硬實力”,展現助企紓困的工信擔當。一是優化營商環境不松勁。印發《產業服務體系涉企服務事項清單》,清晰列出7大類60個服務事項,建成市、縣、鄉鎮三級企業服務中心,為全市1570家規上企業配備服務專員,確定第一批“免申即享”政策清單16條,兌現市級專項獎補資金7800萬元;推薦220家企業享受先進制造業增值稅加計抵減政策,累計減輕稅費負擔6.95億元,不斷提升企業獲得感。二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不停歇。出臺《全市工業企業降本增效若干措施》,在加大要素保障、用工成本等11個方面減輕企業負擔,全年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工業應稅銷售、工業用電量3項指標增速全省排名靠前。指導神鷹碳纖維、斯爾邦2家企業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珩星電子等8家企業獲評國家小巨人,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占規上工業企業比重蘇北領先。培育東海硅產業獲評省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實現我市零的突破。通過幫點帶線、以線促面,實現“四聯四促”賦能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傳遞工信溫暖不懈怠。優化社區服務模式,常態化開展“智慧助老”“節能宣傳進社區”“新能源汽車下鄉”等活動。針對結對社區精準摸排、定向幫扶困難群體,讓困難群體感受到社會的關愛,2024年共計列支扶貧資金16萬元,慰問困難家庭16戶1.6萬元。
三、激發聯促“新活力”,擦亮一起益企的工信品牌。一是“黨建聯盟”筑牢硬堡壘。打造全市電子信息產業鏈黨建聯盟,成立市工業和信息化行業黨委,聯瑞新材、三吉利等5個活動服務聯系點,通過產業鏈黨建聯盟,實現市場供需、物流運輸、技術交流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切實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優勢、產業集聚優勢。二是“一起益企”激活新動能。深入開展“一起益企·精準服務”活動,組織全市27家職能部門、市中小企業服務聯盟100家成員機構圍繞10個專題,開展180余場形式多樣的政策解讀、產業協作、融通對接活動,實現企業有需求,服務部門有呼應,活動獲評市委組織部2024年度“書記帶領、項目引領”創新工程二等獎。三是實干擔當跑出加速度。針對中復神鷹“年產3萬噸碳纖維項目”進展不快,機關五支部及時跟進,列入“黨員攻堅行動重點事項”,全周期做好服務保障。機關三支部協調省級專家團隊赴聯瑞新材、三吉利化工等30家企業開展工業醫生“一對一”巡診活動,全力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
|
站內鏈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