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安局建強“四個體系”推動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
2024/4/7 16:48:34 來源:市公安局 打印本頁 |
|
|
公安局黨委堅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統領,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緊密聯系實際,注重新時代黨建工作的方向性、針對性和系統性,主動融入公安工作同步謀劃推進,著力強化領導責任體系、工作推進體系、考核評價體系、督導問責體系“四個體系”運用,聚力提升公安機關黨的制度、思想和作風建設,持續推動全市公安黨建工作高質量發展。
一、以“三個當先”抓住關鍵少數,在強化領導責任體系上突出頭雁效應、激發黨建活力。一是黨委當先。出臺《連云港市公安局領導聯系點工作制度》,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黨員領導干部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組織生活工作的通知》,市局黨委成員每人確定1-2個聯系點,扎實抓好分管部門黨建工作,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以“關鍵少數”帶動“絕大多數”。副市長,公安局長、黨委書記房慶忠以《用好黨的傳家寶,練好調研基本功,為推進港城公安工作現代化找路徑謀落實》為題講授專題黨課,黨委成員為分管部門、聯系黨支部黨員授課18場次。二是班子當先。召開機關黨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中國共產黨連云港市公安局新一屆機關委員會、機關紀律檢查委員會。以換屆選舉為契機,將有一定政策理論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和群眾工作本領,敢于擔當、樂于奉獻的26名黨員干部選進支部班子,努力打造一批“支部班子強、作用發揮強”的基層黨組織。突出抓好優秀年輕干部、新任領導干部政治輪訓,全面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和戰斗力,持續夯實黨建工作基礎。三是書記當先。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明晰“第一身份是黨的書記、第一職責是管黨治黨、第一政績是抓好黨建”的觀念,召開黨組織書記抓全面從嚴管黨治警暨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會,對各縣分局黨委、市局各直屬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情況逐一進行評議。組織全市公安機關基層黨組織書記(黨務工作者)培訓,黨務實操培訓和新任職黨務干部崗前培訓,對落實執行黨組織制度進行規范講解。
二、以“三個引領”推動品牌創建,在強化工作推進體系上突出示范效應、形成矩陣之勢。一是黨建品牌引領。按照“品牌帶動、整體提升”的思路,開展黨建特色品牌項目調研,充分挖掘公安黨建特色,突出公安黨建品牌,對黨建基礎打造、氛圍營造、模式創新、文化宣傳等工作,成立全省首家經主管部門批復的公安黨校,梳理推進20個黨建品牌項目建設,交警支隊車管所“紅色車港灣”、出入境支隊“云境黨旗紅”、徐圩分局“紅藍星光”、連云分局海島“四式”實境課堂等黨建品牌效應彰顯。通過組織現場觀摩、宣傳報道、經驗交流等方式,進一步發揮先進品牌示范引領作用。機關黨委獲評2023年度市級機關黨建工作先進單位,徐圩分局、交警支隊黨委分獲全市“書記帶領、項目引領”黨建惠民創新項目二、三等獎,市局模范機關建設和國合支隊、出入境支隊相關經驗做法入選市級機關黨建工作典型案例。二是“四強”支部引領。突出政治功能強、支部班子強、黨員隊伍強、作用發揮強四個方面,堅持抓兩頭促中間,全面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建強鍛造過硬公安鐵軍、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的戰斗堡壘。嚴格落實黨內政治生活制度,豐富主題黨日形式,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書記講黨課、征文競賽、推樹先進典型等活動612場次、3350余人參加。在主題教育中,公安局組織機關黨組織和黨員開展“雙服務、雙報到”活動有關做法被市委作為首批宣傳單位進行推介。國合支隊黨支部獲評2023年度市級機關“四強”黨支部。三是先進典型引領。首批掛牌成立“張雙印指紋工作室”“張智恒網絡安全工作室”等7個先進典型工作室,著力打造成為推動公安工作技術創新、管理創新,以及培養創新型人才,孕育新典型的重要基地,在推進公安工作現代化建設中當好“排頭兵”,涌現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張智恒、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黃冬青等一批先進個人;1名青年民警當選共青團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1名業務骨干享受部級特殊津貼。積極參加主題宣講和紅色故事宣講,2人分獲金牌、優秀宣講員稱號,4人分獲一、二、三等獎;市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獲評全市示范點稱號。
三、以“三個結合”明確主導方向,在強化考核評價體系上突出深度融合、有效同頻共振。一是將考核目標與推動“黨建+”相結合,發揮指揮棒作用。注重考核各級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考準考實黨建工作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抓基層、固基本等方面實效。全面復盤“成功承辦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論壇”典型案例,深度剖析、倒推預演工作得失,總結制定項目補短、能力提升“兩張清單”。落實傳統侵財案件快勘查、快比對、快追蹤、快抓捕、快挽損、快倒查“六快”機制,傳統侵財案件24小時破案率達40%、已破案件追贓挽損率達80.5%,發案數同比下降25.4%。二是將考核督導與重點激勵相結合,發揮助推器作用。堅持抓好黨建工作“全周期”過程管理、進度把控和結果運用。強化日?己、季度檢查,年度通報,在橫向比較中,互學趕超,互通有無。共開展表彰獎勵46批次,記功嘉獎48個集體、605名民警、292名輔警,基層一線受表彰占比達90%以上。全國兩會會安保、“夏季行動”中,迅速啟動戰時獎勵機制,提請市局領導送獎到崗,在市局網頁制作光榮榜,集中展示立功受獎對象事跡風采,為全警樹立榜樣標桿。三是將考核評價標準與擔當指數相結合,發揮風向標作用。按照省廳隊伍建設攻堅年部署,以“重實績、樹標桿、促提升”為導向,探索建立領導干部“擔當指數”評價體系,健全完善干部評價機制,激勵干部民警發揚實干作風、勇闖精神、創新勁頭。把握“平時”與“戰時”,靈活運用“日常察”和“專項考”,把平時考核、年度考核、績效考核、專項調研、政治素質考察等與“擔當指數”評價結合起來,深入干部“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注重在大事要事難事中“以事評人”,確保評價全面客觀。
四、以“三個建設”加強隊伍管理,在強化督導問責體系上突出政治建警、堅持從嚴治警。一是注重源頭“防”。把黨性教育、警示教育和談話提醒作為加強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的內驅力,筑牢理想信念第一道“防線”,教育廣大民輔警人員將對黨紀黨規的信仰和敬畏融入血脈,從思想的源頭上防止觀念偏離和認知缺失,有效遏制違法違紀問題的發生。開展年輕干警“廉政教育月”“打造六廉矩陣建設廉潔警隊”系列活動,實施違紀違法典型案例進教育基地、進案例匯編、進警示教育片“三進”工程,引導樹牢廉潔從警價值理念。二是突出重點“管”。出臺“一把手”黨內談心談話實施辦法,開展“執法辦案、項目工程、選人用人、輔警管理、政務服務”五大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全市公安交警系統深化執法突出問題專項整治,以靶向治療推動全域治理。以“大圣曝光臺”為載體,常態化明察暗訪頑瘴痼疾,針對嚴禁違規宴請飲酒問題“六項規定”進行早點名、晚集中、遠程視頻抽測60余次,檢測民輔警5000余人次。堅持執紀問責,對隊伍發生的違紀問題“零容忍”,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不斷拉緊紀律作風的“高壓線”。三是明確目標“建”。不斷完善紀律作風制度體系建設,堵塞隊伍管理漏洞,形成常治長效的良好局勢。堅持把公安業務與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建設統一起來,推動形成基層黨建、干部選拔任用、日常監管、執法辦案、職業保障等方面的規范制度體系,真正靠制度管權管人管事,一以貫之、堅定不移全面從嚴管黨治警,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懼、守底線,不斷把隊伍紀律作風建設推向深入。
|
|
站內鏈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