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起同行 共克時艱— 在大戰大考中貢獻機關事務力量 |
2022/11/23 20:28:47 來源:市機關事務管理局 打印本頁 |
|
|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再次侵襲,我市遭遇更具挑戰的考驗,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立即響應防控指揮,用堅守、沖鋒、期待彰顯作為,用溫度、力量、感動傳播能量,他們在后方保障堅守陣地,在戰“疫”前線淬煉成鋼,他們是平凡的機關事務人,他們筑起不平凡的抗“疫”銅墻鐵壁。
“疫”起堅守,后方保障有溫度
黨政機關防疫必須萬無一失。11月12日,海州區發現1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第一時間召開局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傳達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擴大會會議精神,“責任化、清單化”部署黨政機關集中辦公區保障任務和疫情防控工作。啟動應急機制,“一辦六組”即刻到位,開啟戰時值班制度,非封控在家的局領導和相關處室負責人24小時堅守在工作崗位。所有人員進入“戰斗”狀態,確保機關集中辦公區安全有序運行,為全市疫情防控筑起安全屏障。做細物資儲備,對防疫物資、生活物資進行緊急采購儲備,完成疫情聯防聯控指揮部防疫物資申領和采購,共計33235件。筑牢安保防線,進入辦公區必須核驗身份,測量體溫,查驗“兩碼”,見異即報。組織核酸檢測,聯合衛健、疾控等部門單位,重點開展市行政中心集中核酸檢測點的現場布置、人員通知等工作。嚴格消殺措施,每天對7個服務保障區(點)公共區域進行無死角清潔消殺。調整供餐模式,每日三餐供應采取“集中訂餐、統一取餐、分散就餐”方式。保障疫情防控用車,組建疫情機動隊,6人24小時在單位值守,20人24小時待命輪班,保障市疫情防控用車。
“疫”無反顧,沖鋒一線有力量
疫情發生后,全局陸續組織35名志愿者,下沉到社區一線。第一批下沉社區的劉金波、陳兆飛、賈煥超、陳健、夏濤5名同志組成局抗疫突擊隊,他們不怕風險,主動請纓,全面接管高風險區域凌州片區新月園6號樓,由突擊隊隊長劉金波任新月園防控區點位長,綜合協調該點位疫情防控具體工作,制定工作制度,職責明確到人。為了保持戰斗力和工作效率,更好地落實防控任務、保障居民需求,明確2名志愿者24小時駐守,剩下3人實行時間分段,3班輪換,確保時時刻刻有人值守,分分秒秒有人保障。
陸續下沉到振東社區和新城社區的志愿者積極配合社區點位長工作,對志愿者、社工、醫護人員進行合理分工。志愿者積極做好防控區域內群眾的保供工作,確保封控區內群眾足不出門,滿足生活必需服務;定期對群眾生活產生的垃圾進行分類打包、清理回收;對急需藥品、必要物資等進行定點配送、送貨上門;在微信群為封控居民答疑解惑,疏導封閉人員情緒。除此之外,志愿者積極溝通對接社區,統籌安排封控區內核酸檢測、門磁后臺系統監控、樓道衛生清理、垃圾分類管理、聯系醫療垃圾清運等工作,并隨時對接檢查組,解答處理相關問題,做好紐帶作用。下沉一線的志愿者中有5人被分配到轉運組,負責隔離人員的轉運工作,截至11月20日,已轉運新東街道各社區密接人員共9個批次,217人。
“疫”起期待,共迎曙光有感動
我們堅信,疫情終會結束,就像黎明總在黑夜之后。我們期待,勝利的曙光就快到來,就像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我們感動,平凡人們的堅守與努力可以創造奇跡,就像愚公能夠移山、滴水能夠穿石。在疫情發生之后,有很多點點滴滴的小事,溫暖人心,讓人感動。下沉社區的第一天,凌州片區新月園小區有一戶小孩感冒發燒,并且孩子有高熱驚厥史,孩子母親非常著急,擔心延誤治療病情加重,正巧這時志愿者賈煥超同志送物資到這家,他安撫家長情緒,第一時間聯系社區負責人,經核酸查驗、信息流調確認是普通癥狀的感冒發燒后,申請開啟綠色通道,緊急聯系120上門并全程監護,小孩及時得到就醫,沒有延誤治療。下沉社區的第二天,香豪凱旋小區有位八旬獨居老人缺少生活物品,在香豪凱旋小區志愿者徐延成、金建國、馬志遠三位同志了解情況后,與老人拉拉家常,減輕因疫情無法外出帶來的孤獨感與無助感,并在網上為其采購需要的物資并配送上門,切實解決了老人生活上的困難。像這樣的溫情小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志愿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解決百姓一點生活上困難,減少疫情對百姓生活的影響。志愿者的付出,群眾是看在眼里的,新月園小區里的非封控區的熱心群眾多次給志愿者送來熱豆漿、蛋撻之類的“愛心食品”。
在疫情“大考”中,機關事務人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作風,用同使命的堅守、同方向的奔赴、同目標的守護貢獻機關事務力量。
|
|
站內鏈接: |
|
|
|
|